近期,锦湖轮胎长春工厂因经营调整提出数千万元的员工安置赔偿方案,却在部分员工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。尽管企业宣称补偿标准符合国家规定,但部分老员工坚持认为方案未充分考虑工龄价值与通胀因素,要求重新协商。
据了解,该工厂近年来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,产能持续收缩。此次赔偿涉及生产线合并后冗余人员的分流安置,企业提出按“N+1”模式(工作年限+1个月工资)进行补偿,并为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转岗培训。但部分工龄超过20年的员工指出,长期夜班补贴、未休年假折算等未被纳入补偿基数,实际到手金额较预期缩水近三成。
维权代表王师傅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联名信:“我们理解企业经营困难,但不能以牺牲工人合法权益为代价。”对此,锦湖管理层回应称方案已通过劳动部门备案,并承诺为特殊困难员工开设绿色通道。
值得注意的是,长春本地网络社区已成为劳资双方的重要发声平台。有网友贴出同类企业赔偿标准对比图,也有法律从业者在线解析《劳动合同法》相关条款。专家建议,双方应当依托劳动争议调解机制,在保障员工权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间寻求平衡点。